图录号/艺术家:
李山(油) 胭脂系列
图录号:201
拍卖信息
- 拍品名称:
- 李山(油) 胭脂系列
- 图录号:
- 201
- 年代:
- 艺术家:
- --
- 材质:
- 胭脂系列
- 作品分类:
- 尺寸:
- 154×181cm
- 估价:
- 开通VIP查看价格
- 成交价:
-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 拍卖公司:
- 上海泓盛
- 拍卖会名称:
- 上海泓盛 2010春季拍卖会
- 专场名称:
- 当代艺术 成交额:3,597.14 万元 成交率:70.47%
- 拍卖时间:
- 2010年6月27日
- 备注:
- 声 明:
- 签名: 李山lishan1989-1998
李山
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错误,而错误往往会产生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解释,也可以是另类与变异。
先锋艺术家
上海艺术家李山一直是中国前卫艺术的代表,他以激进的立场,反思、抗争、改造当时让人们麻木的主流文化与社会。一批艺术家为了从束缚中解放出来,怀着自由的理想,在个人跌跌撞撞前行的探寻中,铸造出有冲击力的前卫作品和文化。在上海,先锋艺术家往往不是政治上的积极分子,而是保持个人的独立人格和探索艺术的自律性,以不同的趣味和样式冲击着当时僵化的集体主义思想。80年代的文化先锋们,以自发的、民间的、江湖的方式组织展览和活动,为当时的中国美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生命力。
李山参加的第一个活动,最早是1983年他和张建军在复旦大学有个《83阶段的实验展览》。后来,他们参与的展览就是1986年《第一届凹凸展》。起名“凹凸”二字原本想和雕塑有关,后来展出的作品并不局限于雕塑或平面形式。李山和徐龙森是这个展览的核心组织者。他当时的作品是原始和充满性隐喻的壁画《醒的梦》,直接涂画在展室墙上。1988年,李山参加了在黄山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创作研讨会”。同年12月李山、栗宪庭、孙良、周长江、张健君、宋海冬、萧小兰、吴亮、王景国、予森和裴晶等,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最后的晚餐─第二届凹凸展》。展览本身是这些艺术家的集体作品,结合了装置、行为和绘画。艺术家们用毛竹和麻布搭建起的一个三十三米长的通道,通向一张长桌,桌上散放了可口可乐和一些熟菜。十一位艺术家戴尼龙袜头套,身着特制的衣袍,鱼贯而入,模仿耶稣和他的门徒坐在一条长桌边。这个带表演性质的展出引起极大的轰动,开幕当晚二十分钟后就被迫闭幕。然而80年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尾声─1989年2月《中国现代艺术展》。展览上因行为艺术发出的枪声,而被停展,随后而来中国社会的发生着更大变数。李山在当时的作品是《洗脚》,他头顶小红帽,身批大红袍在一脚盆里烫脚,脚盆里画着当时美国总统里根的肖像,浓眉大眼红嘴唇,已经出现他后来笔下的艳俗迹象。几年后,李山回忆他洗脚的初忠:“我面对当时美术届现状已无话可说,只有把脚放在盆中了。”温普林说:“李山的意图表达十分清楚,人在什么情况下要洗脚?臭了要洗,脏了要洗,累了要洗—总之一句话不舒服了就想洗脚,洗了便舒服便爽,所谓难言之隐一洗了之。”
李山的艺术
李山是早期中国前卫艺术代表画家之一,曾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七十年代末期的李山开始新艺术创作,八十年代参与中国美术新潮运动,在85美术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993年他与王广义、徐冰、孙良、刘炜、方力钧、喻红等艺术家首次代表中国参加第45届威尼斯双年展,成为前卫画家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从最早的《扩延》系列到随后创作的《胭脂》系列中从关心他个人的经历和遭遇,关注个人的文化背景;转而又着手创作《阅读》以关心生物本身(苍蝇、鱼、飞蛾等)。这是一种跨越,也常常让人难以捉摸。也真的有许多不明之物在李山的头脑中活跃着,他们来去无踪,让我们产生莫名的神秘。李山《胭脂》系列的创作始于1989年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在1993年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中,“胭脂”系列作品集体亮相。威尼斯双年展后不久,李山便开始了“阅读系列”这一生物艺术的创作。生物艺术是指艺术家用生物体作为媒介的创意作品,用以展示和收藏;通过生物基因工程及其它科学技术方法培育合成的新的生物型态或样式。是活的,有生命的作品。它包括动物,植物,藻类与箘类作品。纵观李山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数次风格上的变化,却从未失去他的独特和激情,也从未失去他表达敏锐感受的能力。
李山于1989年“中国现代艺术展”以行为艺术“洗脚”而知名。李山曾经策划和参与了1986年的“上海第一届凹凸展”与1988年底的“上海第二届凹凸展—最后的晚餐”。进入90年代后,李山开始从事波普风格的创作。“后八九中国新艺术”、1993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和1994年“巴西圣保罗双年展”是李山“胭脂”形象产生影响的关键性展览。
《胭脂》(1989-1998)
李山《胭脂》系列的创作始于1989年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中,在1993年香港“后89中国新艺术展”中,“胭脂”系列作品展出。从此“胭脂”成为李山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名片。李山在“后八九中国新艺术”的展览目录里说:“‘胭脂’在我这里是动词,企图把什么胭脂去掉时,这并非是一种意愿或方法,而是陈说一种态度,它滔滔不绝地告诫,艺术与作品、艺术家无关……艺术一旦受到关注,就成为其自身的蹩脚复印件,虽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就李山看来,近代的知识分子与古代的知识分子已离开很远,似有“人心不古”,针对这种情态,李山在创作中放弃了现实的意义而回到表层,因为这样的思考不存在针对性,站在另外一个角度看待事物。李山之所以创作“胭脂”一在于追求意义的放弃,二来则似乎在思考与媚俗现象的联系。
早期的《胭脂—毛主席》系列无疑含有“政治波普”的意味的。随后,李山的《胭脂》借用了一种超现实主义的现象性身体。《胭脂系列》,李山以柔媚的粉红色与流畅连绵的线条,绘制盛放的荷花形花瓣,色泽温润又柔和,有一种低调但精致的华美。吕彭说,“实际上,《胭脂》的真实底蕴是“性”,可是,《胭脂》的获得和成功,却是因为这种性的暗示与政治紧密联系的缘故,是因为意识形态冲突、尤其是东方和西方意识形态对抗语境的缘故。李山的表述尽量追求一种远离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抗的姿态,他将艺术的目的用一种隐喻性的修辞遮蔽掉了。可是,在90年代的中国,在政治波普的历史语境中,李山的这种说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视为可信。那些看来是属于艺术修辞层面的反讽、揶揄、隐喻、嘲笑、暗示、比喻,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的话语,一种意识形态立场的选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山的艺术是“政治波普”中的重要部分。在一个历史转型时期,李山用自己的艺术对即将忘却历史的人们做了最后的提醒,尽管这种提醒充满了诡秘的诱惑力。”
《阅读》
李山在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时,令他震惊的是美国青年艺术家马索 巴尼(Matthew Barne)的作品《Loughton Candidate》。那是一件半人半兽的作品,脸像浮雕,面具一样,头上长角……它跟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两河流域的图腾完全不一样!在他看来,这绝对是一种刺激和颠覆的语言。看到,就是启示。回来他就开始思考与生物有关的东西,画了一些草图。由此他开始了他《阅读》系列设计的灵感。
“阅读的过程中常常会有错误,而错误往往会产生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解释,也可以是另类与变异”这是李山对于《阅读》之名由来的解释。1996年,李山开始对基因变异与生物合成现象着迷,他花了大量时间阅读这方面文献、甚至教科书,从理论上对生物演变进行假设。与此同时,李山正在逐步完成一个观念到思维生物艺术的转移。1998年,李山在纽约做了一件蝴蝶与鱼的生物作品《阅读》装置以后。李山便以其生物艺术语言的独特样式,开启了平面艺术的先河。并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新的生物能够取代现有的、陈旧的动物、植物、菌类及人类,得取决于人类本身。人类是否有这样的意愿,期望人类从现有的生物地位上移动一下,接受一点生命等价及生物大同的思想。”这是李山生物作品的理论基础,也足以证明他是一位沉浸于深度思考的艺术家。他的《阅读》系列,其实是一种对基因和生物学的读解方式。这里面他已经超出了仅仅对身体的关注,他开始走向了一些对低等动物,譬如鱼类,昆虫、蝴蝶、飞蛾等昆虫类,时不时也出现一些人类,而这些人类往往是在与动物的结合点上出现,可能在动物身上出现人也可能在人身上出现的动物。李山的生物艺术作品大约分这几个阶段:1.生物+非生物,即用动物皮毛来包汽车或飞机等能发动的无机物。2.昆虫+哺乳动物 即把物种两级的生物基因相融合。3.用人或自身+昆虫等小生物 即把人与其它生物相融合。4. 通过生物基因工程制作新的生物物种,《南瓜》就是他近期的作品。
当李山解读自己的《阅读》系列的时候,他这样说:“《阅读》系列,我是思考人本身,动植物本身,完全抛开以前的。重新开始的是自己最本质的思考,艺术家是我的身分,而我的本质思考完全不是艺术的,是人类的、科学的,各方面的。我没有从艺术本身这样的语言意识和脉络去思考问题,艺术家一生追求突破语言样式,很难,有的艺术家一生都没有找到,我没有走这样的老路!我在思考生命存在的本质性问题,为什么?价值在哪里?”“我要用我的语汇去表述它,我要求我的语言决不是诗人的语言,决不是散文家的笔法。我要用一种通俗的、直白的、简洁的语言来说明问题,这里不存在修饰,去掉修饰词,主谓宾非常的清楚。我非常厌烦修饰,我为什么要把我画错的一笔要覆盖?盖的严严实实?让别人看不见?现在的人都喜欢诗的语言,散文、诗歌,我给大家的不是诗,也不是散文,是一片大白话,讲的明白。没什么好修饰的。可是,现在的观众或者是读者已经习惯于诗人的语言,习惯于修饰。他们恰恰读不懂我的语言,并常常问:他为什么这样写(画)?我要大家明白,大家反而不明白。因为大家习惯于有修饰的语言,没有人和我对话,我很困惑。”
《阅读》再一次明确了人的位置与其它生物位置的同等性,意义正是在于打破人类对生物界的沙文主义态度,用艺术样式去接纳生物界幼小的生命。李山的这一系列,把人类在生物圈的位置挪动一下,他把问题进一步提出,即要定义和辨认任何一种特殊的生物体和现存世界的界限是否可能。李山表面上看起来变化多样的作品在更近的观察中会发现是保持了一致的连贯性的。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的是对于未知的不安。
《胭脂》系列作品创作始于1989年-1998年,是李山艺术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李山之所以创作“胭脂”一在于追求意义的放弃,二来则似乎在思考与媚俗现象的联系。此件作品中人物浓眉大眼红嘴唇,口含盛放的荷花形花瓣,线条流畅连绵,色泽温润又柔和,有一种低调但精致的华美。不难发现艺术家隐隐的将性的暗示与政治紧密相联。李山说,《胭脂》系列创造于1989年大展结束后,一系列社会事件的缘故,那时不可能再组织大型的展览活动,然后艺术家都回到工作室去创作了。李山也是如此,一直在画室里反省整个现代艺术的创作过程,譬如李山在思考我们的语汇、样式、做法,完全是从西方来的,我们必须找到自己的语言。李山认为这段静默对许多艺术家都很重要,不然中国现代艺术也不会有今天自己的面貌。后来,《胭脂》系列参加了43届威尼斯双年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李山尽量追求一种远离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抗的姿态,而是用一种隐喻性的修辞方式来进行反讽,这也是李山艺术语言吸引人的地方。
本拍卖会推荐拍品
-
马君辅 发烧之城
-
杨承文 金色沙滩
-
牟林童 兔子先生 猫女 (两幅)
-
郝朗 伪装
-
威尔佛里德·伍德 丹尼斯(1/1)
-
高勤虎 野餐2(3/8)
-
吴定隆 天空之城—悬浮
-
吴定隆 天空之城-在别处
-
陈薇薇 最美的鲜花之下
-
陈薇薇 当灰姑娘穿上水晶鞋
-
熊宇 自观 No.3
-
高瑀 爱情催泪弹
-
蒲思伊 森林码头
-
邱铚韦 时尚女孩 0134
-
曾刚 为人民服务
-
李建东 小批判
-
黄炫升 糖果
-
松蒲浩之 反斗骑兵 全套 (八幅)
-
丁薇 夏末·花园里的秘密
-
包蕾 叠垒乐
-
王晔 荼菲未放
-
张庆祝 启航
-
吴冶 破碎女王 No.7
-
李果 许愿树
-
辻进宏明 音乐人
-
池添彰 火
-
焦兴涛 2005年作 物语系列—爱玛仕(4/8)
-
焦兴涛 2009年作 无法到达(1/1)
-
黄钢 2008年作 雪域佛光佑众生
-
黄钢 2008年作 过去,现在与未来(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