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宋 哥窑鱼耳炉

图录号:169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宋 哥窑鱼耳炉
图录号:
169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高8.7cm
起拍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拍卖公司:
北京荣宝
拍卖会名称:
北京荣宝二○○九春季艺术品拍卖会
专场名称:
古董珍玩
拍卖时间:
2009年5月10日
备注:
声 明:
宋哥窑鱼耳炉
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一个高度繁荣的黄金时代,宋瓷虽没有唐代之恢宏气势,然优美高雅则过之。清丽潇洒而不失挺秀,有不饰粉黛、洗去铅华之自然之美。正如宋人所体现出的优雅秀美的艺术风格一样,追求轻松灵动的美感。宋瓷从造型到纹饰,抒情而写意,图案流动率意,富于韵律。虽多为单色釉,但其色泽恬美自然,柔和纯凈,是古人尚玉之精神在瓷器制作上的反映。
哥窑是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一。哥窑瓷器的造型庄重、古朴典雅,釉色淡雅自然,尤以独特神奇的纹片装饰而着称。这是发生在釉面上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原本是瓷器烧制中的缺陷,却被匠人加以利用,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以至倍受推崇,后朝历代均有仿制。
清代乾隆皇帝曾写下十首赞颂哥窑瓷器的诗篇,其中《粉青葵瓣口盘》一诗中曰:“色暗纹彰质未经,哥窑因此得称名。”另一首《曝书亭集砚铭》赞道:“丛台澄泥邺官瓦,未若哥窑古而雅。绿如春波停不泻,以石为之出其下。”
现在传世哥窑瓷器中,尤以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那件清宫旧藏的宋哥窑鱼耳炉闻名天下,清代乾隆皇帝颇为赏识,摩挲把玩时曾拟诗一首,由宫廷玉作匠师镌刻于炉之外底。诗云:“伊谁换夕熏,香讶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辩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诗后署“乾隆丙申仲春御题”,足见乾隆皇帝对宋哥窑鱼耳炉喜爱之深。虽乾隆朝对宋瓷多有仿制,且穷工毕技、精品百出,然在弘历心中与宋之鱼耳炉又何能比肩?今乾隆本朝官窑已是洛阳纸贵、千金难求,令皇帝爱不释手的宋哥窑又该价值几何?
传世哥窑瓷器造型有碗、盘、碟、洗、瓶、鱼耳炉、罐等。烧制时大多采用支钉支烧,个别采用垫烧工艺。胎色有黑灰、深灰、浅灰、土黄等,胎质有瓷胎和砂胎两种。胎呈黑灰、深灰有紫口铁足的现象,浅灰、土黄的没有紫口铁足。釉均为失透的乳浊釉,釉色以灰青为主,也有砂米黄、浅灰青、米黄色等。釉面均有纹片,有大小纹片相结合者,有纹片非常细小的鱼子纹者;有大纹片呈黑色、小纹片呈黄色的所谓“金丝铁线”纹,有的纹片仅为一色。纹片按颜色有鳝血、金丝铁线,有浅黄鱼子纹之分,按开片及形状有网形纹、梅花纹、百圾碎、鱼子纹之分。南宋官窑器不尚花纹,素朴无饰,却以开片为美,格外雅致。
由于哥窑瓷造型端庄古朴,器身釉色滋润腴厚,传世者弥足珍贵。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国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也不过百件左右,以至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
此次荣宝付拍之宋哥窑鱼耳炉,来源可靠,传承有序,开门见山,品相全美,广得业内人士及学界泰斗之认可。鱼耳炉为仿商周时期礼器铜簋的形制,因可用来焚香而得名,是宋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此件宋哥窑鱼耳炉为直口、弧腹、圈足,造型醇厚古拙,两侧置鱼形耳向外扩张,增加了器物庄严、凝重的感觉,颇为古朴典雅,在造型上属标准的宋鱼耳炉形制。
此鱼耳炉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莹润,以灰青为主泛米黄色,釉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金丝铁线”纹片;开片自然,错落有致,纵横交织如网,层层迭迭,晶莹透亮,在青釉的掩映下,犹如冬天江河里的冰块碎裂,相得益彰,饶有趣味。
同其它几件博物馆藏宋哥窑器一样,此器炉口略有流釉,釉薄露胎使得炉口呈现出“紫口”现象;圈足为典型宋代式样,细窄而露深灰色胎,因烧结而发黑褐色,呈现所谓“铁足”现象。炉外底为六支钉,炉内底为五支钉,所有馆藏宋鱼耳炉均同此,“紫口铁足”之说流传颇广,此特点未必人尽皆知。
鱼耳炉在灯下熠熠发光,抚之慨然。千年光阴陡过,物是人非。传徽宗几上焚香,闻高宗案前赋诗,又有几多寒人暖客过往,牵动几多愁肠。而今炉安在人客两茫,有缘观之摩之,虽亦为一客,然心满意足矣。
参阅:1992年香港佳士得“宋代哥窑八方贯耳瓶”拍出1000多万元港币;2005年苏富比第149号“宋哥窑葵花式三足洗”拍出112. 8万英镑。
本拍卖会其他拍卖专场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