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录号/艺术家:

元 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

图录号:323
拍卖信息
拍品名称:
元 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
图录号:
323
年代:
艺术家:
--
材质:
作品分类:
尺寸:
直径20cm
估价:
开通VIP查看价格
成交价:
RMB:开通VIP查看价格

HK:3839623
USD:492141 GBP:0 EUR:0

拍卖公司:
北京诚轩
拍卖会名称:
北京诚轩 2006年秋季拍卖会
专场名称:
瓷器工艺品 总成交额:2677.07万元 成交率:55%
拍卖时间:
2006年11月23日
备注:
声 明:
款识∶“张成造”三字直行楷书款
说明∶盘为木胎,内外黄漆素地上靝朱漆百道。口沿圆厚饰锦纹,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元代嘉兴杨茂造剔红梅花纹盘口沿装饰相同(参见《中国漆器全集4·三国-元》,页172,图156),盘心布局与故宫博物院藏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极为相似(参见《中国漆器全集4·三国-元》,页175,图159),均以一朵盛开的大花为主题纹饰,四周辅以四朵小花装饰。此盘心满雕一朵盛开的牡丹,四周伴有含苞微绽的花蕾四朵,牡丹枝叶舒卷自如。外壁亦雕刻四朵缠枝牡丹装饰,底靝黑漆,断纹自然,为元代特有形态。近圈足处以针刻划“张成造”三字。全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布局层次分明,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磨工精细圆润,是张成传世雕漆中之代表作品,极为珍罕。旧配日本木盒。
张成,元代著名工艺家,浙江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杨汇人。擅剔红雕漆,其作品雕刻深峻,圆浑而无锋芒。传世作品稀少,多为博物馆所藏。
附图4:北京诚轩2006春季拍卖会瓷器工艺品专场编号12: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兽耳大罐
附图5:北京艺术博物馆藏杨茂款剔红梅花图盘
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
是次拍卖的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源自海外,曾在1976年出版于日本重要古董资料中(附图1:《龙泉集芳》)。拍品保存状态理想(附图2:日本漆盒),纹饰造型夸张,剔红雕刻精细,风格富丽华贵,为国内少见的元代漆艺精品,极为珍贵。
剔红技艺是中国漆艺的经典品种。元代漆器生产,是中国漆工艺史上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雕漆工艺,始于唐宋,到元代成熟为剔红、剔黑和剔犀三个大类,其技法先在木胎、金属胎体上靝漆多道,形成厚实的漆层,再于其上雕刻纹饰图案,是将靝漆、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最终,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在中国漆工艺中,剔红制品的制作工序可谓最多,制作周期亦为最长,艺术表现力极为突出,甚至成为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而广受日本、欧美收藏家的垂青。
经过宋代近三百年繁荣兴盛的漆器生产,元代漆器工艺在其基础上进而日臻完善,进而繁华似锦、盛极一时,成为中国漆器艺术的光辉时代。
据文献记载,宋代雕漆制品,多由宫廷修内司承造。南宋亡国后,浙江嘉兴府因其与南宋首都杭州相距仅百公里左右,且水陆便利,物产丰饶,而成为元代靝漆工艺的中心。诸如剔红、剔犀、戗金漆器均产于嘉兴,元初甚至于该地设官作嘉兴漆作局,负责漆器的生产制作。因此,漆工名家张成、杨茂、彭均宝三人,皆出自嘉兴府西塘镇杨汇一地,便不足为奇。三人中以张成、杨茂最为闻名,代表着元代雕漆技艺的最高水平,在当时即名播海外,其中以日本、琉球等国最为推崇,影响深远。
日本将剔红称为堆朱,意即为将朱漆一层层堆漆而上。据清晚期黄遵宪所着《日本国志》称:“江户有杨成者,以善雕漆隶于官。据称,其家法得自元之张成、杨茂。”即记载了当时日本著名漆艺家从中国张成、杨茂名字中,各取一字作为自己艺名之事。此外,更有“堆朱杨成”一词被日本著名剔红漆艺家用以自称,直至今日,甚至成为专用的姓氏,由此可见剔红漆艺在日本受重视及欢迎的程度。
张成的作品被选入宫廷,其子受到皇帝重视而入宫奉值,亦是有赖日本、琉球二国的朝贡与推崇。明万历《嘉兴府志》记载,“张德刚,嘉兴西塘人,父成,善剔红器。永乐中,日本、琉球购得之,以献于朝。成祖闻而召之,时成已殁,德刚能继其父业,随召至京面试称旨,即受营缮所副,赐宅复其家。”张德刚进入北京宫廷果园厂后,将张成家法技艺传入宫廷,奠定了明早期宫廷剔红漆艺的风格,并成为后世北京漆艺的楷模。
由于张成作品在其去世后,方受宫廷重视,加之漆器传承不易的特性,而在国内传世极为稀少。据查有关资料,今国内博物馆收藏元代张成所制漆,其中剔红漆器两件、剔犀漆器一件,分别为:故宫博物院藏剔红栀子花图盘一件(附图3,直径16.5公分)、国家博物馆藏剔红挟杖观瀑图圆盒一件(直径12.2公分)、安徽省博物馆藏剔犀漆盒一件(直径14.5公分),然三者尺寸均不能超过此拍品,则此20公分直径漆盘当为国内现存尺寸最大的张成制漆。
张成造剔红牡丹纹盘以木为胎,内外黄漆素地上靝朱漆百道。口沿圆厚,雕饰锦纹,与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元代杨茂造剔红梅花纹盘口沿装饰相同(附图4,参见《中国漆器全集4·三国-元》,页172,图156),此装饰或与张成、杨茂皆为嘉兴府同籍,二人互为影响不无关玒,是狡杂、少见的元代漆器口沿装饰。
用作盘心装饰的牡丹图,为宋元时期流行纹饰,在丝织品、元代青花瓷器(附图5,元青花缠枝牡丹纹大罐)上皆可见到,其类似菊瓣状的牡丹花瓣、肥厚的葫芦形叶、繁狡的花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纫。
盘心布局与故宫博物院藏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盘极为相似(附图6),皆以一朵盛开的大花占据盘心,作为主题表现,其四周辅以四朵含苞微绽的花蕾装饰,布局同为盘心左侧和下侧各饰有一花蕾,右侧有两朵花蕾。此外,两者花叶布局亦很相似,盘心花卉的上方三片花叶,其它三个方向皆两片花叶,其间穿插花蕾。盘心牡丹花蕊雕刻层次繁狡,上下共刻九层,极尽才智。此一精心打造花蕊的特点,在香港艺术馆藏剔红牡丹凤纹盖盒和日本德川美术馆藏剔红牡丹纹盘上亦有体现。
外壁剔红雕刻四朵缠枝牡丹装饰,而非常见的卷草纹。底靝黑漆,断纹自然,为元代特有面目(附图7),当与其工艺特点有关。盘底近圈足处以针刻划“张成造”三字,笔划流畅,一气呵成。全器漆色鲜红,色彩纯正,造型夸张,布局层次分明,工艺繁狡。雕刻筋脉舒卷有力,刀法浑厚宛转,藏锋不露,厚朴生动,磨工隐起圆滑,是张成传世雕漆中之代表作品,极为珍罕。
元代漆器国内留存无多,张成制漆更为稀少。此盘早年流入东瀛,备受珍视,可谓流传有绪,且保存极佳,为少见的元代剔红精品佳作,极为珍贵。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